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

2019-12-15 浏览次数 63

下城区,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,位于杭州市中部,下辖8个街道,74个社区,1949年6月设区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总面积约31.46平方公里。截至2018年末,下城区常住人口52.6万人。下城区东与江干区为界,北、西与拱墅区相邻,西与西湖区毗邻,南与上城区相接;因地处故南宋皇城北,习惯以北为下而称下城区。下城区地域自唐宋之后,一直是杭州丝绸业和都市文化、教育中心。2018年,下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8.91亿元,实现财政总收入164.11亿元,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172元。

历史沿革

行政区划

地理环境

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,下城的先民已在阼湖一带聚居生息,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,并兼事渔猎和畜牧。

秦王政二十五年(前222年),秦置钱唐县、余杭县,境北为余杭县,属会稽郡。

西汉元始四年(4年),改钱唐县为泉亭县,下城为泉亭县。

东汉兴武元年(25年),复钱唐县旧名,

建武六年(30年)钱唐县并入余杭县,下城从之。

隋开皇九年(589年),“平陈废郡割吴兴,吴郡之地置杭州”,州辖钱唐、富阳县、余杭县、於潜县、盐官县、武康县,下城为钱唐县。
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为避国号讳,改钱唐为钱塘,下城因之。

后梁龙德二年(922年),“吴越割钱塘县、盐官县各半及富春县之长寿、安吉二乡置钱江县”,下城为钱江县。

北宋置两浙路,改钱江县为仁和县,又迁县治于招贤坊。

元、明、清三朝700年中,下城仍为仁和县中心地区。

辛亥革命后隶属杭县、杭州市。

1949年6月,下城区成立。

null

2004年8月10日,下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,撤销石桥镇建制,设立石桥、东新、文晖三个街道办事处;撤销潮鸣、艮山街道办事处建制,设立潮鸣街道办事处。调整后,下城区辖建制为8个街道办事处。下城区

截至2018年末,下城区辖8个街道:长庆街道、武林街道、天水街道、潮鸣街道、朝晖街道、文晖街道、东新街道、石桥街道,共74个社区。

下城区位于杭州市中部,地理坐标为东经120°08′48″~120°12′22″,北纬30°15′37″~30°21′13″。东以北横港、杭笕港、沪杭铁路、贴沙河与江干区为界;北、西以上塘河、长板巷、夹城巷、古河巷、叶青兜路、京杭运河并环城北路与拱墅区相邻;西以环城西路与西湖区毗连;南以庆春路与上城区相接。下城区境域东西最大距离4.1千米,南北最大距离9.8千米,总面积约31.46平方千米。

下城区全境地势平坦。

下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温和湿润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春秋较短、冬夏较长。

流经下城区境内的河流有京杭运河、上塘河、贴沙河、中河、东河、古新河、桃花港及新横河、应家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