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村镇隶属于北京市大兴区,是大兴新城和区政府所在地,地处北京市区南部,大兴区西北部。这里历史悠久,据出土文物资料证实,于汉代已形成村落,辽为析津县招贤乡东綦里。面积11平方公里,人口约8万。黄村镇置于1981年,经几十年建设,它已形成北京市的轻纺工业区之一。镇区沿京开公路呈带状延伸,东部为住宅区,西部为工业区,南部为仓库区。主干道呈棋盘格状,北部呈放射状。主要工厂有化纤、塑料、机电、印刷、食品、农业机械等。特产“醉流霞”白酒和“四酝春”黄酒。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、北京印刷学院、文化部干部管理学院等高等院校和中、小学多所。并建有黄村儿童游乐园和团河行宫公园。黄村新建的北京化学纤维厂是全国基本建设重点项目之一,有涤纶短纤维车间,长丝车间及相应的公用工程,总建筑面积194000多平方米。该厂所产涤纶纤维相当于40万亩棉田一年的总产量,现代生产技术水平较高。
历史沿革
地理位置
经济
汉代形成村落雏形。
辽为析津县招贤乡东綦里。
金元时期这一带由于古浑河(今永定河)泛滥,风沙淤阻,形成大片沙丘荒地,
又名荒村。
元代取谐音定名为今天的黄村。
明代黄村已发展为附近地区的中心集镇。清初修整皇家禁苑南海子,在黄村村东辟海子门一座,名黄村门。
清乾隆年间,黄村已经发展成大兴县的一座重要商业活动中心,有裕隆号、太和店、广顺店等十多家商号。黄村势接西山,形连燕岭,人烟辐凑,市肆繁华,被誉为“京南福地”。
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京津铁路筑成通车,于黄村正南设立车站。黄村镇东部有“山东入京大道”(即今京开公路),素有京南门户之称。
1958年大兴县划归北京后,行政中心由礼贤迁此。
1981年建镇。
2001年1月9日,国务院批准(国函[2001]4号)撤销大兴县,设立大兴区,以原大兴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兴区的行政区域,区人民政府驻黄村镇。
2001年3月2日,在原黄村镇行政区域内设立兴丰街道办事处、林校路街道办事处和清源街道办事处,同时保留黄村镇建制。
黄村镇隶属于北京市大兴区,是大兴新城和区政府所在地,地处北京市区南部。
属永定河冲积平原,地势自西向东南缓倾,大部分地区海拔14~52米之间,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。
黄村的四季分明,年平均气温为11.6℃,年平均降水量556mm(毫米)。
黄村有新凤河(凤碱河)位于清源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境内。
黄村镇置于1981年,经几十年建设,它已形成北京市的轻纺工业区之一。镇区沿京开公路呈带状延伸,东部为住宅区,西部为工业区,南部为仓库区。主干道呈棋盘格状,北部呈放射状,面积11平方公里,人口约8万。主要工厂有化纤、塑料、机电、印刷、食品、农业机械等。特产“醉流霞”白酒和“四酝春”黄酒。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、北京印刷学院、文化部干部管理学院等高等院校和中、小学多所。并建有黄村儿童游乐园和团河行宫公园。黄村新建的北京化学纤维厂是全国基本建设重点项目之一,有涤纶短纤维车间,长丝车间及相应的公用工程,总建筑面积194000多平方米。该厂所产涤纶纤维相当于40万亩棉田一年的总产量,现代生产技术水平较高。